来源:互联网新闻 编辑:余姚网 时间:2021/04/17 18:47
“十二五”期间,湖北省县域GDP相继突破1万亿、1.5万亿,2015年达到1.78万亿元,年均增长11.8%,高出同期全省GDP增幅1.1个百分点。
湖北省县域GDP占全省GDP比重由2010年的56.5%升至2015年的60.3%,首次突破六成。
县域实力明显增强。
去年,GDP过300亿元的县市区增加到20个,GDP过500亿元的县市区为9个,比上年增加2个,分别为武汉市江夏区、仙桃市、潜江市、黄陂区、新洲区、襄州区、大冶市、宜都市、枣阳市。
武汉市江夏区
▽
江夏区原属武昌县,是武汉市的南大门,素有“楚天首县”之美誉。1995年,经国务院批准,撤县设区,现为武汉市新型城区。2008年-2011年连续三年江夏区位居全省县域经济第一名,综合经济指标已整体进入全国百强县市行列。
仙桃市
▽
仙桃是湖北省江汉平原中心城市,素有“江汉明珠”美誉。仙桃是国家园林城市、国家卫生城市 、武汉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、亚洲体操之乡、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 、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。
潜江市
▽
潜江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,是中国现代作家曹禺的故乡。1994年被列为湖北省三个直管市之一。潜江是武汉城市圈成员。素有“曹禺故里、江汉油城、水乡园林、龙虾之乡”的美誉。
黄陂区
▽
黄陂是武汉面积最大、生态环境最好的城区,是武汉临空经济区和武汉长江新区核心区。黄陂是长江文明和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,黄陂区素有“千年古郡、木兰故里、江北花都、孝信之城”的美誉。拥有盘龙城文化,木兰文化,二程文化三大文化名片。
新洲区
▽
新洲区是全国闻名的“双孢蘑菇之乡”“建筑之乡”,享誉荆楚的“教育之乡”和“民间艺术之乡”。区政府所在地邾城是武汉市的卫星城,阳逻开发区是市区共建的省级经济开发区,道观河风景旅游区是武汉市四大风景旅游区之一。
襄州区
▽
襄州区,隶属于湖北省襄阳市,原名襄阳区。2012年进入全省十强、排名第九之后,2013年又在全省22个一类县(市)区排名中跃居第六。
大冶市
▽
大冶市是第12届和第13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(即全国百强县,湖北唯一上榜县市),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,湖北县域经济发展领头羊,湖北经济首强县市,湖北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标兵城市。大冶市是世界青铜文化发祥地,中国矿冶名城,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。
宜都市
▽
宜都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,江汉平原西部,长江与清江环抱,巴楚文化交融,素有“楚蜀咽喉”、“三峡门城”、“鄂西门户”美誉,还是全国民间故事之乡。晚清国学大师杨守敬、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、独臂将军贺炳炎诞生于此。
枣阳市
▽
枣阳市是湖北省武汉、襄阳、宜昌“金三角经济带”主干线的中部,是襄十随汽车工业走廊的重要组成城市,也是襄阳市域副中心城市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重要节点城市。
县域经济质量升级增效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县域GDP的比重由2010年的34.3%升至45.2%,工业主导地位更稳固。
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,去年县域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2339.7亿元,占县域GDP比重达12.5%,比上年提升1.2个百分点。
县域百亿元产业集群达53个,比2010年增加44个。县域财政状况明显改善,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过10亿元的县市区由2010年的8个增至46个,过30亿元的由1个增至11个。
截至2015年底,全省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3217家,比上年净增981家,稻花香、福星集团、宜城襄大农牧等一批企业跻身“湖北民营百强”,江夏通用汽车、枝江三宁化工等重大产业项目落地投产,建成了一批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项目。
江浙两省聚集了全国40%的“百强县”,并占据23席“五十强”;
中部的湖南有4个“百强县”、河南和江西各3个,我省仅2个,大冶、宜都相继于2012年、2013年进入“全国百强”并连年进位,分列第88位和第93位。湖南长沙县、浏阳市、宁乡县和江西南昌县跻身“五十强”,其中长沙县居第8位。
“前有标兵、侧有强兵、后有追兵,不进则退,慢进亦退。”省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,将继续推进产业结构升级,加快县域经济发展。
来源:湖北日报、网络综合
《泡沫之夏》明星见面会中奖名单
高亚兰 136****7850
蒋 力 139****9629
李 琛 136****6366
刘会凯 187****1234
黄钰婷 153****5889
张倩倩 132****8036
李黛琳 155****9632
高 尚 137****7033
储云峰 181****3339
余康庭 188****4233
请以上中奖粉丝及时查看手机短信,了解领票事宜
每人仅限领取两张见面会门票
见面会领票时间:5月6日 13点-14点
见面会地点:武汉大学信息学部活动中心